近几十年来,市场交易者关于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孰优孰劣的争论似乎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唇枪舌战见诸报端的亦不下数十万字。事实上是谁也没有说服了谁,多数成熟的投资人则选择了中庸之道。其实不论是采用哪一种分析方法,都不应该忽略市场波动是与身处市场当中的众多交易者情绪变化息息相关的这一事实。市场走势是对已经发生的交易者情绪化行为的忠实记录,每一个价位的产生不过是一对矛盾--乐观与悲观的情绪碰撞的结果。
在交易的过程之中,谁在扮演主角?是交易者的情绪。应该说,无论哪种分析方法实际上都是辩识市场情绪在狂热及抑郁两极间摆动的心理学产物。情绪的震荡无时无刻都在考验每一位交易者。看得准未必就能赢利,因为只有开仓才有可能发生盈亏,而一旦持仓我们就不可避免要受到主观情绪的影响,各种有利的、不利的情绪会缠上每一位交易者。即便是之前做了详尽的分析工作,仍然难以避免不利情绪在持仓过程中对我们的干扰。毕竟市场走势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随机行走的,尤其是短期走势。看不准就更谈不上保障赢利的持续性,毕竟幸运之神不会总眷顾着某一位交易者的,再加上如果没有有效的风险Risk控制措施,一次判断失误就可能对我们的整个投资造成灭顶之灾。
许多事后令人后悔莫及的交易往往发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发达的电子化交易市场当中。相信不少交易者都经历过手刚离开键盘便意识到自己错了的感觉。那是因为交易者在采取行动的当时并未意识到自己可能正被不利的情绪支配着,只有在交易结束的一刹那才忽然醒悟:原来自己的决定只不过是为了摆脱心理上快要承受不住的压力而已。在熊市(Bear Market)的末期,快速下跌的过程中非理性的恐惧又是如此地震慑着交易者,迫使交易者不断加入杀跌的行列。一旦市场止跌后空头气氛转瞬间烟消云散,交易者为了重拾破碎的自尊,往往轻易的就能忘记先前窘迫的状况。因为,我们的情绪具有隐蔽性。深度套牢--便是交易者在这样的情绪模式反复折磨下造成的结果。反之,在牛市(Bull Market)的末期,贪婪的情绪又是如此肆无忌惮地弥漫在市场当中。应该说,在牛市(Bull Market)里贪心其实并不算反常的行为,但贪婪的情绪却往往比恐惧更具有隐蔽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通常很难辩识及控制贪欲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出处。